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二十九)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2-09-17责任编辑:bjszz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材料:有位教师在讲“油光可鉴”的“鉴”字时,做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本义是镜子,但在这里作动词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前车之鉴”的“鉴”字的用法和解释,使学习程度高的学生也能得到满足。课后,她对基础差的学生,细心了解、积极引导;对基础好的学生,她就帮助他们组织兴趣小组。

问题:

(1)这位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运用该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2)这位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解析】

(1)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材料中的教师对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很好地运用了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2)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材料中的教师在讲“油光可鉴”的“鉴”字时就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




2.材料:刚上一年级的小明,在超市拿起糖果就吃,被同学举报。老师找到小明,问他为什么拿糖果吃。小明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你的糖果是哪儿来的?”小明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明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明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糖果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糖果的!”小明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明不是,小明只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

问题: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什么?对小明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解析】

(1)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小明的道德认知能力。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培养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2)材料中,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小明认识到在超市拿起糖果就吃的行为是不对的,对是非进行判断,使小明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为其品德形成奠定了基础。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